在今年的8月初,德甲官方宣布与我国的新兴平台“球竞”和“新球体育”达成了2025/26赛季中国大陆地区的媒体版权合作。这意味着中国球迷将能够通过这两个平台以及抖音账号,实时观看德甲和德乙的精彩赛事。
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体育迷来说,“球竞”和“新球体育”这两个名字可能还比较陌生。据天眼查APP显示,球竞APP的关联公司湖南塔斯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5月,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而新球体育关联公司肇庆市篮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6月,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去年,球竞首次尝试运营德甲版权,今年则迎来了合作的第二年。而新球体育则是首次涉足顶级足球赛事的转播领域。据界面新闻记者检索的公开信息,在获得德甲版权之前,这两家平台并没有太多获得其他国际顶级足球赛事版权的记录。
德甲国际首席执行官佩尔·诺伯特在合作声明中表示:“中国始终是德甲最重要的国际市场之一,球竞和新球体育的创新平台和球迷互动策略与德甲拉近与中国球迷距离的目标非常契合。”
然而,从公布的运营方案来看,新球体育承诺提供覆盖全场次的高清视频直播,配备专业解说团队、实时数据看板、社区互动玩法和AI战术解读等创新功能。尽管这些技术手段明显针对年轻一代球迷的观赛偏好,但无论是从版权布局经验还是平台体量来看,这两家新平台相较于爱奇艺、优酷、腾讯等布局体育版权多年的传统视频平台并没有太多优势。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市场的国际赛事版权交易价格已经大幅下降,甚至可以用“骨折价”来形容。以腾讯体育在2025年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拿下英超版权为例,随后又将版权分销给了咪咕视频。这反映出体育版权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重估。
维梵体育文化有限公司赛事运营专家Lizzy指出,国内体育版权市场降温的原因之一是商业变现的难度加大。总体上,体育赛事直播用户的付费意愿低于影视剧和综艺的观众,同时由于足球比赛的连续性广告植入空间受限,版权投入回报率并不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体育赛事版权遇冷并非仅限于中国市场,而是全球性的现象。即便是商业开发最成功的英超,也面临着增长放缓的现实。在此背景下,各大联赛都在积极寻求版权变现的新方法。以西甲为例,西甲职业联盟通过了CVC的投资协议,为其提供了总计26.68亿欧元的注资。然而,这一协议在西甲内部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反对。